7月8日
,在波蘭克拉科夫的41屆世界遺產大會會場
,中國代表團慶祝鼓浪嶼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新華社發(中國代表團供圖)
中國福建省鼓浪嶼8日在波蘭克拉科夫舉行的第41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世界遺產大會)上獲準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至此
,中國已擁有52處世界遺產
。
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認為
,鼓浪嶼展現了在亞洲全球化早期多種價值觀的碰撞
、互動和融合
,其建築特色與風格體現了中國
、東南亞及歐洲在建築
、傳統和文化價值觀上的交融
。這種交融的產生得益於島上居住的外國人和歸國華僑的多元性
,並因此形成一種全新的建築風格——廈門裝飾風格
。這一風格不僅在鼓浪嶼發展
,還影響到廣大東南亞沿海及更遠地區
。
中國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對新華社記者說
:“與其他世界遺產相比
,鼓浪嶼確實很年輕
,但它體現了中國文化包容
、合作和與時俱進的精神
,這與‘一帶一路’倡議提出的國際共享理念不謀而合
。我們重視為全人類保護好這處世界遺產
,這是我們必須肩負的責任
。”
從小在鼓浪嶼長大的廈門市委常委
、宣傳部部長葉重耕在鼓浪嶼申遺成功後的致辭中說
,“我們為此已經奮鬥了近十個年頭”
,在未來將使鼓浪嶼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更加緊密地融合在一起
。
福建省文物局局長傅柒生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的代表都對鼓浪嶼這處活態文化遺產的突出普遍價值等給予了高度評價
。
鼓浪嶼隸屬廈門市,是廈門島西南隅一座麵積約1.9平方公裏的小島
,位於九龍江入海口
,與廈門島隔著鷺江海峽相望
。
今年中國另外一個申遺項目——青海省可可西裏已於7日獲準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
本屆世界遺產大會2日晚在波蘭曆史名城克拉科夫開幕
,為期11天
。
世界遺產大會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的例會
,每年召開一次
,首屆大會1977年在法國巴黎舉行
。大會的主要職責是審核
、批準新申報項目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並對已列入名錄的世界遺產的保護工作進行監督指導
。(新華社記者 韓梅 陳序)
中國青海省可可西裏7日在波蘭克拉科夫舉行的第41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世界遺產大會)上獲準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至此
,中國已擁有51處世界遺產
。
當地時間7日15時13分許
,大會主席一錘定音
,中國青海省可可西裏正式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執行局主席沃布斯
,菲律賓
、秘魯
、芬蘭
、哈薩克斯坦等世界遺產委員會委員國代表
,柬埔寨
、德國
、加拿大
、法國等教科文組織會員國代表團團長等紛紛來到中國代表團席位前表示祝賀
。
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秘書長杜越對新華社記者表示
,可可西裏申遺成功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在目前世界遺產名錄中
,可可西裏平均海拔最高
,超過4500米
,是全世界非常稀有的高原
,有著特殊的生態和特殊的生物多樣性
。可可西裏也是目前中國麵積最大
、海拔最高
、野生動物資源最為豐富的自然保護區之一
。
青海省副省長韓建華對新華社記者說
,可可西裏是全世界受人類影響最小的區域之一
,是藏羚羊
、野犛牛等珍稀野生動物重要的棲息地
。青海省將嚴格按照《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的相關要求
,“像愛護我們的眼睛
、嗬護我們的皮膚一樣保護好可可西裏的生態環境”
。
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建設司副司長章林偉對新華社記者表示
,中國多年來在生態文明建設和遺產保護方麵所做的工作得到國際認可
。住建部將繼續做好中國世界自然遺產的培育
、申報和保護管理
,保護好
、利用好
、傳承好世界自然遺產
。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在評估報告中說
,可可西裏一望無垠
,幾乎沒有受到現代人類活動的衝擊
,美景“令人讚歎不已”
。這裏保存著完整的藏羚羊在三江源和可可西裏間的遷徙路線
,藏羚羊可以不受幹擾地遷徙
。
可可西裏位於青藏高原腹地
,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
。可可西裏申遺項目於2014年底正式啟動
,覆蓋總麵積約600萬公頃
,其中核心區麵積約370萬公頃
,緩衝區麵積約230萬公頃
。(新華社記者 韓梅 陳序)
【權威訪談】
努力成為世界遺產強國
——專訪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
7月8日
,在波蘭克拉科夫舉行的第41屆世界遺產大會上
,中國世界文化遺產提名項目“鼓浪嶼
:曆史國際社區”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至此
,中國世界遺產總數已達到52處
。
自1985年加入《世界遺產公約》以來
,我國在申遺的道路上已走過30餘年
。作為世界遺產大國
,我們應如何看待世界遺產給我們帶來的影響?下一步
,我國該如何應對即將實行的新的國際規則
?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就此接受了新華社記者獨家專訪
。
世遺數量增加 責任義務更重
問
:近年來
,中國擁有的世界遺產數量持續增長
,如何看待我國在申遺方麵取得的成績
?
答
:這是可喜可賀的事情
,但我們應該以平和
、冷靜的心態看待
。目前
,我們的監管
、保護和管理方麵存在的問題和困難還很多
,有些還很突出
,我們要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到申遺成功後的管理
、保護和傳承上
,不要把申遺結果作為唯一的追求
。
我國世界遺產數量在世界上居於領先地位
,這是由中華民族悠久豐富的曆史文化所決定的
。中華文明經曆了5000多年的發展
,形成了數量巨大
、種類豐富
、特征鮮明
、分布寬廣的各類不可移動文物
、可移動文物
、非物質文化遺產等
。相對於世界遺產數量
,我們應更關注世界遺產的保護責任與義務
。這是中國政府作為《世界遺產公約》締約國的莊嚴承諾
。我國世界遺產數量的增加
,意味著我們肩上的責任和義務更加沉重
。
與其他一些世界遺產大國相比
,我國在文物保護
、法規建設
、文物安全、人才培養等方麵還有一定的差距
,需要各部門之間進一步加強交流
、溝通與合作
,積極吸收國際理念
,學習各國成功經驗
,不斷加強能力建設
,保護好
、傳承好
、利用好老祖宗留給我們的珍貴遺產
,努力成為與世界遺產數量相符的世界遺產強國
。
增強民族認同 推動交流互鑒
問
:從中國擁有首批世界遺產
,到現在已經30年了,給中國帶來了什麽
?
答
:第一
,通過30年的不懈努力
,我國大量反映各個曆史階段
、不同地域文化
、不同民族特色的文化遺產得到了更好的保護和利用
,曆史上因各種原因遭到不斷蠶食
、破壞的環境景觀得以整治
,展示
、闡釋和利用的整體水平明顯提升
。
第二
,通過對文化遺產的不斷發掘、認識和宣傳
,不僅使文化遺產的內涵和價值得以深化
,文化遺產所在地的凝聚力得到增強
,廣大民眾的珍貴記憶得以保存
,極大增強了中華民族的認同感
、凝聚力
。就更大範圍而言
,通過世界文化遺產的申報
、管理水平的提升
,我國大量優秀的文化遺產得以向全世界宣傳
、推廣
,得到世界的認可和欣賞
,在增進世界人民對中華民族的了解和信任
,推動各國各地區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鑒等方麵
,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
第三
,世界文化遺產在反哺遺產地社會
、文化
、經濟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
,提高了遺產地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
、改善了生活環境
,以多種方式增加了當地民眾和政府經濟收益
,提供了遺產保護
、管理
、旅遊等多種直接或間接的就業機會
。同時
,通過世界遺產的申報
,文化遺產的價值內涵
、保護意識和保護理念獲得廣泛理解和認同
,大量曆史遺留問題在申遺過程中逐步得到解決
。
第四
,通過世界遺產領域的國際交流
,大量先進的文化遺產保護新理念
、新做法、新案例被引入我國
,拓展了相關從業人員的視野
,推升了他們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
申遺非“政績” 提升保護管理
問
:據了解
,世界遺產委員會已經做出決定
,限製各國世界遺產的申報數量
,這將給我國帶來什麽影響
?
答
:當前國際申遺形勢日趨嚴峻
,申遺工作要求日益嚴苛
,我們的申遺工作麵臨著巨大壓力
。自2018年開始
,世界遺產委員會將實行“新限額製”
,即每年每個締約國隻能申報一項世界遺產項目
,每年最多審查35個項目
。同時
,世界遺產國際專業谘詢機構在申遺審核方麵采取了向沒有世界遺產或世界遺產數量較少的國家傾斜的策略
,對我國這樣的世界遺產大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標準
。
鑒於此
,我國世界文化遺產申報項目要在各方麵作好充分準備
。推薦項目既要符合世界文化遺產的相關標準,具有世界範圍內的突出普遍價值
,又要具有很好的保存現狀
、妥善的保護管理體係
,保持遺產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同時
,改變“重申報
、輕管理”的想法
,不要把申遺成功作為“政績”
,將我們已擁有的世界遺產保護好
,彌補工作中的短板和不足
,盡快提升世界遺產保護管理整體水平
。
承擔國際義務 加強國際合作
問
:在國際合作方麵
,下一步將采取哪些行動
?
答
:作為世界遺產大國
,我國在世界文化遺產領域應承擔更多的國際責任和義務
。今後
,我國將進一步加強與相關國際組織的深度合作
,在世界文化遺產的平台上發揮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作用
,進一步推廣世界遺產保護理念
,將我們積累的中國經驗與中國理念
,通過各種形式分享給世界同行
。
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框架下
,我國將進一步參與國際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實踐
,推進柬埔寨吳哥古跡保護國際行動
、援助尼泊爾政府加德滿都杜巴廣場九層神廟修複工作
,與哈薩克斯坦
、吉爾吉斯斯坦在“絲綢之路
: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世界文化遺產保護方麵加強協調
、合作
,同時進一步加強與烏茲別克斯坦等絲綢之路沿線國家
、南亞絲綢之路(即“南亞廊道”)以及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在文化遺產保護管理
、展示闡釋方麵的交流與合作
。(新華社記者 施雨岑 王思北)
【聲音】
申遺頻告捷 遺產保護任務更艱巨
在波蘭舉行的第41屆世界遺產大會傳來喜訊
,中國青海省可可西裏和福建省鼓浪嶼分別於7日和8日成功入選世界自然遺產名錄和文化遺產名錄
。中國的世界遺產數量由此達到52項
。
中國迄今在申遺上取得的亮麗成績
,展現出一個文明大國的深厚內蘊
,展現出一個美麗國度的多嬌風姿
,值得國人為之自豪
,也必將更加堅定我們作為中國人的文化自信
。作為一個曆史悠久
、地大物博的國家
,中國未來還必將不斷有自然或文化遺產申遺成功
,中國的世界遺產名單必然會不斷拉長
。
國人麵對越來越多的世界遺產
,應更多想到對遺產的保護和對遺產文化價值的傳承
。
申遺成功
,往往意味著遺產地會迎來更多的遊客和更大的負荷
,相應的開發和保護更需用心
,謹防功利主義心態
。
申遺成功
,是對遺產地獨特的自然和文化價值的承認
,更是為了加強對遺產的保護
,強化對遺產文化價值的傳承
。申遺的這種“初心”應該不斷得到強化
。這次可可西裏申遺
,強調是為了保護這裏的純淨生態而非發展旅遊
,這無疑是值得點讚的正確出發點。
近年來
,中國政府和民間對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保護措施愈發嚴格
。中國曆史文化自然遺產如此豐富厚重
,麵對環境汙染
、人為損害等影響遺產保護的挑戰
,無論怎樣強調保護力度
,都不是多餘的
。
中國已連續多年申遺成功
,國人麵對申遺喜訊的心態
,也在逐漸變得理性和成熟
,強調保護遺產的聲音在加強
。麵對寶貴的自然和文化遺產
,希望人們更多心存敬畏
,真正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它們
。
河南旅遊策劃,市場運營,旅遊推介會,服務外包,資源對接